亿级数据赋能“智慧全运”——大到各大赛区,
栏目:专题报道 发布时间:2025-11-14 12:54
第十五届全运会于11月9日在粤港澳三地开幕。如何在去中心化的竞争格局下实现跨区域指挥调度和全链条安全? 12日,记者探访广州赛区赛事指挥培训现场,探访广州赛区赛事管理保障指挥系统(以下简称“广州赛区运管指挥系统”)背后的科技能力以及如何实现“管理全国赛事的单一平台”。 让数据“说话” 点亮“洞察之眼” 复杂的数据如何对应事件命令?据介绍,广州师部作战指挥系统率先创新应用“数据与地图协同+视图协同+图表协同”三种协同模式,让无声的数据“说话”,让指挥员的“视野”熠熠生辉。 在某事件的指挥演练中,记者看到,系统模拟了一个紧急警报,称某场馆入口处人流量突然增加,可能造成拥堵。指挥员点击了警告信息,识别了三维地图上的坐标。系统立即发布周边实时视频图像,并通过视频通话方式派出保安和志愿者到现场维持秩序。整个移除过程不到2分钟。 工作人员解释说,MOC指挥系统的底层功能不仅有分布式计算和智能决策引擎的有力支撑,还有来自城市侧、赛事侧、场所和互联网侧的多维度数据支撑。强大的城市数字基础设施给了智能指挥最大的底气,在广州真正实现“一键启动、全网协同”。 “以前,我们必须在多个十几个系统。现在,通过MOC系统,我们只需轻点鼠标,即可轻松访问火炬接力、开幕式、活动管理等10多个主要场景的“专用数据仪表盘”。该系统与省执委会、城市交通、气象、生态、卫生等10多个部门的业务系统连接。“我们接入了216类目标数据,聚合生成了1亿多条数据。”从主要区域到每个观众座位,每一个情况都通过3000多路实时高清视频数据全息展示,还可以捕捉会议时间和实时动向开幕式上24类参会人员情况。”广州市管理数据与市政服务部部长、广州市执委会数字技术部负责人高登先生介绍道。 事实上,硬核技术植根于广州“竞赛管理与城市管理并重”的深刻设计,基于广州数十年智慧城市建设的设计。 “我们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个事件保障体系,更是一个可复制、可扩展的智慧城市治理范式。”高登表示,全运会运动会指挥系统是十多个“穗智管”智能实体之一。未来将复制到更多城市运营场景,促进部门间、层级间的高效协作。 小程序“广州全运会” 用户数突破1000万 作为第十五届全运会和特残奥会广州赛区的核心数字平台,截至11月10日,“广州全运会”小程序用户数已超过1000万。 小程序由“赛事服务”、“城市服务”、“创意活动”三大功能板块组成。es”,可以向市民提供。里面有赛事信息、购票、场馆导航、观赛指南等实用信息。 特别是,这个小程序还提供“无障碍服务”,在比赛期间为残疾人士提供即时服务。通过小程序,用户可以一键呼叫专业手语志愿者,快速轻松地获得在线手语翻译,并获取汽车预订、位置可达性地图等服务的数据和信息。比赛结束后,相关设备将移至政府大厅、展览馆等,我们将继续为各公共机构提供无障碍服务。 采访及文字:南方+记者 徐子明 吴玉伦
服务热线
40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