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冬,孝昌县仙港镇海鲜基地大放异彩,250亩生态渔场变身休闲垂钓公园,不少居民寻求体验垂钓的乐趣。在智能监控设备和自动供氧系统的支持下,传统水产养殖提质增效。这种创新的“田园渔业+智慧农业”模式正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走进香港市年蓬水产养殖合作社海鲜基地,钓鱼爱好者已经散落在水边。小心等待或安静地举起球杆,并以适当的运动和静止来划出路线。
“平时工作比较累,但在这里钓鱼特别放松,环境好,钓鱼资源也多,所以这里是钓鱼爱好者的好去处。”孝感区钓鱼爱好者刘金宝说。里克特。
“我平时的爱好是钓鱼,交通方便,价格也比较合理。这是我之前钓到的鲫鱼,有半猫重,我把它带回家炖汤,味道鲜美,每次都能钓到10多只,很有成就感。”小鱼爱好者刘胜海说。
据基地负责人介绍,渔业产业持续升温,周末平均每天有40名渔民到访,乡村休闲活动需求增加,假期期间全家出游成为新趋势。为保证捕捞质量,基地建立了从苗苗到成鱼繁育、饲养的一体化管控体系。
“我们公司从这里捕获的鱼从孵化到养殖到成品都进行管理。由于我们精心挑选并放流到钓鱼池,所以质量和标准都比较好,非常适合我们。”深受客户好评。”孝昌年蓬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主任黄年蓬说。
休闲产业的火爆与智慧农业的热心支持密不可分。在钓鱼水面上,漂浮的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水温、溶氧等重要数据。水下自动供氧系统根据监测数据精准启停,打造全天候智能养殖管理网络。
“使用智能管理后,一个人现在可以通过手机管理基地整个250英亩的水域。我们显着提高了效率和经济价值,同时节省了劳动力成本。 “制成。”黄念鹏说道。
从实验养殖到智能化管理,从独特的生产销售到农旅融合,孝昌市以海鲜为手段,碰撞传统农耕产业与休闲旅游,创造了寻找新的收入增长点,探索“生态美、产业兴、人民富”乡村振兴新路子。 (王洪康 洪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