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县域媒体整合唯一代表!她来自湖北省孝昌
栏目: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25-11-19 12:27
11月12日,在湖南长沙举行的2025中国新媒体大会主论坛上,孝昌县综合媒体中心记者王宏作为全国地级综合媒体唯一嘉宾在大会上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新媒体大会是经中宣部批准的权威国家平台和年度行业盛会,旨在团结和引导新媒体及其专业人士,推动媒体全面全面发展和主流媒体体制改革。自2018年起已举办六届。 会议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中央主要新闻部门负责人、地方新闻机构负责人、代表出席会议中国记协所属单位负责人,新闻院校、科研院所专家学者,互联网科技企业、商业传播平台代表。今年,中国记协党组书记刘思阳直接邀请晓畅传媒一线记者王宏出席中国新媒体大会。 “当我站在这个充满创新和梦想的舞台上,反思自己办草根新闻的11年时,沾满泥的眼镜、沾满汗水的稿件、星光熠熠的采访,都诉说着同一个信念。新闻的生命力永远旺盛,扎根于草根的沃土。” 11月12日,在2025中国新媒体大会主论坛上,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媒体中心记者王红回忆自己走过的路,提出了五个关键词:“跨界”、“扎根”、“品牌”。拆墙”、“赋权”和“抵抗”。 王红是一位从艺术设计转向新闻行业的“90后”。当他刚入行时,他做了很多“愚蠢的努力”。每天看好剧,解构蓝图语言。通过研究获奖手稿来学习讲故事的技巧。我们建立了“问题清单→改进计划→效果评估”的闭环,每天进行彻底回顾。这种坚韧让她从艺术编辑到所有媒体的记者。 “新闻中最动人的吸引力,永远是最生动的大众烟火。”在活跃于基层工作11年之后,王红的手机笔记里包含着许多看似平凡的片段。这些是他的新闻报道的来源。 去年寒冷的冬天,王红遇到了一位想为滞留在高速公路路口的驾车者送去温暖的志愿者,创作了《冰雪暖流涌动》。钍该视频在网络上的浏览量已达2.8亿次,无数网友留言表示“这真是一个暖心的消息”。 当王宏和同事们把镜头对准残疾青年唐根根,在全媒体记录下他的奋斗故事时,不仅帮助他成为国家领导人、致富,还为全县100多户残疾人户提供了就业岗位。那一刻,王宏真切地感受到,“百姓手中的笔和镜头”,碘师不仅是记录时代的工具,更是希望的种子,是乡村振兴的助力。 在媒体融合时代,所有媒体人都必须磨练“72变”本领。王宏与其他媒体人一样,与时俱进,始终努力打破壁垒。在报道《孝昌好人》时,王宏和同事们采用“单采多代”的模式,让同一个故事大放异彩不同的平台。 。 去年丰收节期间,王宏和同事为各个平台定制了内容,“丰收节奖品是牛、羊、鹅”的文字在网络上疯传。通过这些实践,他深深体会到“一般媒体记者不仅要做‘全能手’,更要做‘精准射手’”。 今年“全民农业周”期间,王宏创新性地引入了“新闻立方”工作方式,为10多位新农民定制了“新闻套餐”,从镜头特写到无人机航拍,从直播观看到数据解读。该作品被多家主流媒体转载,点赞数超百万。 “从相机到无人机,从单反相机到灵眸Osmo,我不断学习新的工具,但不变的是我对真理的顽强追求和对职业的无尽尊重。” “作为新时代的媒体记者,我们决不能不仅登记基层,还为基层赋能。”王宏老师和同事们教当地宣传人员“蹲下低头拍”,维持热议室。帮助乡镇干部用方言讲解政策,实地拍摄科普视频,让沟通更真实……用王宏教授的沟通“密码”,小乌乡“书记”上线,滞销农产品迅速变成热销产品。 在那里工作多年,经常有人问王宏,是什么促使他继续从事基层活动。舞台上,她给出了答案。 “隐藏在那些温暖的瞬间:暴风雨中村民们打包的干毛巾、留守儿童写下的文字、脱贫家庭寄来的一包包登山装备……这些感动比任何荣誉都更加珍贵。”在这个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时代,它是一项先进的技术,它能让世界变得更冷或更热,它让我相信真爱是最快的计算能力和最好的算法。 被同事称为“六角战士”的王宏,希望成为一颗在基层扎根的种子。 “我想继续用脚步丈量这片土地,用烟花记录这段时光,用心传达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温暖故事。”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服务热线
400-123-4567